“喂,你快帮我查一下我卡里的钱。刚刚我在群里抢红包,把身份证号和卡号都给对方了,也没有领到钱,密码也输了,怎么办?”周日,客户刘阿姨给中信银行理财经理打电话,语气里充满了焦虑和不安。原来,她加入了一个据说可以经常抢红包的微信群,当她点击红包后出现了链接框要求输入银行账户和身份证信息方可领取,可是输完密码后发现并无红包金额领入她才意识到不对。
理财经理一边安抚她的情绪,一边指导她先通过客服进行口头挂失,再通过手机客户端查询账户明细。幸运地是,刘阿姨的资金基本都在封闭式理财中,对方即使获取了账户信息也无法盗取理财资金。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多发,不法分子不断升级犯罪手法,紧跟社会热点,精心策划骗局,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定做、步步设套,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幸运的刘阿姨没有遭受资金损失,但不幸运的“刘阿姨”还有很多,不仅仅是老年人,更有年轻人、高级知识分子同样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还记得被骗学费自杀的大学生吗?还记得损失巨额财富的大学教授吗?甚至金融从业者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在一次网络剁手节的第二天收到了来自自称店铺卖家的电话,询问商品是否多拍了一件,接着对方表示可以退款,但必须添加QQ号码退款。经查询交易记录发现确实有件商品多买了一件,于是不疑有他地添加了对方的QQ账户,可是在看到对方发过来的操作链接后便立刻产生了警惕之心。果然,通过网络平台客服联系商家后商家表示并未有联系退款一事。
电话欠费、冒充公检法、调包二维码、伪基站……这些层出不穷的电信诈骗,你是否听过、遇过、甚至中招过?微信伪装身份、娱乐节目中奖、猜猜我是谁……在五花八门的骗术面前,你是否分得清、辨得出、躲得过?
那么,要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更好地守住自己的钱袋子呢?
中信银行提醒:必须牢记“三不一要”。
不轻信:不轻信不明电话或手机短信,不轻信不法分子的花言巧语或危言耸听,不给不法分子布设圈套的机会。
不透露:不贪小利或言语诱惑,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个人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
不转账:封堵不法分子的最后一扇门,不向陌生人或不明账户汇款转账,保证自己银行卡内的资金安全。
及时报案:万一上当受骗,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丰蕾)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